高考前夕,几百个新天津家庭收到通知:户籍要被清退。
被通知人要在5个工作日内,持本人户口本、身份证、社保缴纳证明及其他落户天津的材料,到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。
逾期不到,将会被注销在天津的常住户口。
4月25日,天津日报发布违规户口处理公告,涉及252人。
这个消息,已经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。各个转学安置群、教育论坛,也能看到家长们义愤填膺的发言。
尤其焦急的,就是今年要参加高考的孩子。
已经是最后冲刺阶段,一旦户口清退,意味着孩子就失去了在天津参加高考的资格。
而回原籍参加高考,已经过了报名时间,能不能顺利回去还是个问题。
即便可以回去高考,家乡试卷的出题思路、范围,可能和天津大相径庭,肯定会影响考生的发挥。
其他年级的转学生家长,面临的问题同样严峻。
有位家长,孩子的今年3月转学来的,已经通过高一安置考试。现在收到清户通知,学籍网转学系统又已经关闭,即便想回原学校,都不知道怎么回去。
户口清退消息爆出,大家对天津的质疑、指责,也就越来越不客气。
比如,房子都买了,户籍审核时也通过了,怎么买完房子就翻脸不认人了?
又比如,清退为什么只清体制内的,不清企业人员,是不是搞双标?
再比如,天津要产业没产业,要经济没经济,不是冲着高考,谁会去迁户口?
确实,孩子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大事,搁谁都得着急上火。
本来以为,给孩子规划的是一条康庄大道,谁成想,走到近前才发现是个死胡同。
这种落差、焦虑,谁遇上谁才知道。
情绪能理解,可它不代表有道理。
个人觉得,在清理户籍这件事上,天津不该背负这么大骂名。
结合各方反馈,此次天津的清退行动,大致针对这三类群体。
一是违规制作假学历的。
像假本科文凭、假的技术资质认证等等,据说,当初协助办理的中介,也被追责,要接受法律制裁。
二是双税或双社保的。
目前主要是异地在编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国央企单位等。
三是户口挂靠。
人并不在天津工作,户口主要挂靠在人才中介、集体户或空壳公司等。
一句话,清退清的都是违规落户。真正符合海河英才条件,走正规渠道落户的,并不受影响。
而且,清理户籍这个事,不是一拍脑门的决定。
从海河英才出台后,天津一直在解决违规落户问题。
比如政策刚落地时,天津就紧急掷出政策补丁天津落户解决,见调档函才能落户。
去年5月,天津严打违规代办落户“黑中介”,抓获嫌疑人110人,其中,对95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、15人受到行政处罚。
同年7月,天津日报用很大版面,发布了津南区、滨海新区的违规户口处理公告,共涉及四百余人。
天津的高考报名文件里,明确提到,对于通过非正常户口迁移获取高考资格的,即便在毕业后,也会追回学历、学位证书。
这样的态度,难道还不够鲜明么?
任何一项新政策都不是完美的,执行过程中,势必会遇到疏漏、问题。
往后,海河英才的执行层面,依然需要完善。特别是要实现学历技能水平、社保缴费等信息互通,加强对审批过程的监管。
可话说回来,我们更应该指责的,是那些钻空子、忽悠人的黑中介啊。怎么被钻空子的天津,反而成了头号恶人?
就好像考试作弊被抓,难道要指着老师鼻子骂:我一开始抄你不说,快抄完了你才发现?
至于说,清退违规落户,为什么这么针对体制内人员。
个人认为,更可能的原因是,体制内职员的身份信息更为透明,在社保信息档案里可以快速查到。
如果清退行动持续进行,私企双社保也可能被波及到。
这些年,天津抵制“高考移民”的态度天津落户解决,确实越来越强硬,不只是清退违规户口这么简单。
去年8月,天津市印发了《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》。
规定在天津参加高考,不只要有户籍,还要有3年本地高中的学籍。
2022年-2024年高考属于过渡阶段,政策渐进实施,最终实现3年学籍管控。
这个政策,也是为了筛掉纯吃高考红利的外地大军。
有网友说,天津经济形势不好,不是冲着高考优势,谁会落户天津?
个人倒觉得,天津现在的做法,正是为了留住人。
放开高考移民,很简单,海河英才的落户规模会更壮观,天津的人口数据,也会更好看。
关键是,这些纯蹭高考的无效人口,对城市发展来说,有什么作用呢?
只有人们能真正留下来,能在这里工作、生活,这座城市,才可能更有活力。
我们一直说,天津是座很包容的城市。
只要你愿意融入,愿意为城市运营出一份力。
那么,你就能像本地人一样,共享这座城市的配套资源、教育优势。
可如果,天津在你眼里,只是一张高考通行证,随时准备拍拍屁股走人。
那对不起,天津,真的不甘心变成一个空虚的跳板。